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雪域欢歌》
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年中看进展丨靶向发力纠治顽瘴痼疾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推进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2022-06-08  来源:中国法治新闻网  字体大小[ ]

  法治讯(杨勇龙)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以及《全省公安机关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施方案》工作要求,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辖区成品油市场混乱、安全隐患大、污染环境严重、市场整治难度大等问题,创新使用AI技术、跨部门融合大数据资源、创新联勤联动机制,成功研发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识别预警系统,实现车辆预警到拦截再到多部门现场处置全链条管控机制。该系统自2021年7月运行以来,全州各级公安部门拦截预警车辆669辆,查处各类危化车交通违法567起,暂扣车辆41辆,移交相关部门暂扣油品130吨,罚款105.3万元,行政拘留8人,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2起,移交公安行政部门深挖线索6起,涉及危化品车辆事故起数、伤人数同比下降55.6%,69.8%。

  高位推动,狠抓落实

  积极向党委政府和州公安局报告,争取重视支持,以强化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为抓手,全力推进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一是高位部署推动。州委常委、副州长魏世平同志先后组织召开30余次专题研究会议,成立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公安、应急、交通、商务、市监、中石化等部门业务骨干,在州商务局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识别预警系统工作。

  二是强化指导,推进系统建设。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结合实际明确运用大数据AI手段提高危化品车辆识别的思路,组织研发危化品车辆识别预警系统,对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号牌号码识别错误、罐体车辆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督促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系统建设。

  三是全力保障实施。州交警支队联合交通、应急、商务等部门,将系统建设应用作为重点攻坚任务,协调各部门为资源共享、硬件配置等方面提供充分便利条件,全面助推技术攻关。

  创新资源整合,推动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各部门资源,最大限度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创新接入源头数据,避免无效预警。为避免重复无效预警,支队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各县市公安机关提供在日常查缉中发现的正规车辆以及非油品运输车辆,目前总计有677辆车进入白名单。

  二是创新融合天网卡口、公安交警卡口,提高卡口利用率。支队投入专门资金、力量对前端卡口进行改造、升级,解决了两种卡口互通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融入系统,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减少了资金投入。

  三是对进入黔东南道路实现全覆盖。目前已将全州用油量大的施工地区路段卡口、重点路段点位卡口、环州普通道路卡口、高速公路出口卡口320套全部接入系统。

  创新联勤联动机制,强化路面查缉

  多部门齐商共管,推进成品油道路运输持续整治。

  一是建立预警拦截机制。成立以各县市公安、交通、市监等部门的成品油整治专班,公安、交通作为预警拦截的主要力量,当接到预警指令后通知专班成员第一时间赶赴预警地点。

  二是明确各部门达到现场时间。2021年9月黔东南州成品油市场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黔东南州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专班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及到达现场时间。

  三是落实现场处置机制。2021年黔东南州公安、交通、市监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黔东南州成品油流通市场整治现场处置工作方法》,指导专班相关部门现场处置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条款。自该系统运行以来,预警拦截签收率达到95%,拦截成功率达到80.5%。

  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落实见效

  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围绕危化品车辆隐患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一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各县市预警信息的签收、反馈、处置情况,实行每周通报、每月排名、季度考核、年度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推进不力的约谈各县市分管领导。

  二是建立业务培训机制。组织各县市专班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时限等要求,并组织业务骨干进行研讨交流,探索总结技战法,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良性运转。

  三是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州成品油市场整治联席办派出4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加强指导,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强力推进工作落实,确保预警处置。

中国法治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